“首届中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系列报道(六)
来源:河南教育科研网 作者:河南教育科研网 发布时间:2021-05-10 09:43 点击量:6148
汇聚专家智慧 落实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首届中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举行分论坛
5月9日,首届中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高中教育分论坛、初中教育分论坛、小学教育分论坛暨2021年校长论坛、学前教育分论坛暨2021年园长论坛、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分论坛同步举行。聚焦“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2035”,论坛交流、宣传、推广“十三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生动实践与主要经验,汇聚专家智慧,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发展。
高中教育分论坛:多样化育人与高质量发展
5月9日上午8:30,黄河迎宾馆会议中心梅花厅,伴随着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刘林亚的宣布,以“多样化育人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高中教育分论坛开幕。
河南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国家督学吴振民以河南省实验中学为例,作了《高中多样化育人,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他围绕高中多样化育人目标,结合实验中学追求卓越的办学实践,全面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成绩和落实五育并举、高质量发展的详细举措,赢得了与会人员的广泛认同。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田爱丽以《高中高质量发展与育人方式变革》为题,以英国伊顿公学,美国斯蒂文森高中、安多佛中学,芬兰罗素高中等世界著名中学为例,从办学理念、办学精神、课程设置、活动开展等主动方面分析了这些著名中学人才培养的共性,为与会嘉宾作了生动而耳目一新的报告。
最后,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世清《新高考改革与高中学校变革》的报告,围绕新高考,“为何改、怎么改、改得怎么样、高中怎么办”,详实的数据分析,典型的案例剖析,针对性的策略指导,赢得了与会嘉宾的阵阵掌声。
初中教育分论坛:基于教育现代化的初中学校实践路径
在迎宾馆会议中心荷花厅,“基于教育现代化的初中学校实践路径”的初中教育分论坛上,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传广亲临现场。来自重庆、河北、广东、海南、宁夏、新疆建设兵团及全省100余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参加了论坛。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罗敏主持并作了《基于灿烂教育的学校文化构建》的报告。她从追本溯源、意蕴解读、文化构建三个角度入手对灿烂教育作了全面解读。以灿烂教育实例为初中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路径。
随后,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申军红,上海市成功教育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新校校长兼上海市田家炳中学董事长、上海市成功教育研究所所长刘京海先后作了题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智能背景下教与学治理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
申军红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路径谈起,结合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系统地概括了从新任教师——经验型教师——骨干教师——示范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教育家这几个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特征,以及每个阶段教师专业发展要注意的问题。
刘京海在报告指出,新的时代,教育面临诸多挑战。教师要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教得好,才可能推动学生学得好。刘京海还提出,要用信息化为教育赋能,因材施教,因人导学,因类分层,走向个别化的教育。学校要借助信息化的技术,基于优秀教师的经验,在相同的时空中,实现不同的孩子学习不同的内容,让每个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刘校长的实例分享让与会代表认识到信息化的应用更好地促进“因材施教”,智能化将进一步助力“引人导学、因类分层”,从而使教育走向个性化。
小学教育分论坛:聚焦教育评价 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黄河迎宾馆会议中心兰花亭,主题为“聚焦教育评价 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小学教育分论坛暨2021年校长论坛准时于8:30召开。来自北京、四川、宁夏、湖南、河北、重庆、新疆建设兵团及全省各地的140余名会议代表参加论坛。
河南省教育学会小学实验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河南省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校长,河南省政府督学王献甫致辞并作了《高质量发展,书写基础教育“立德树人”新篇章》主旨发言。他提炼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四个方面——坚持不负使命、坚持培根铸魂、坚持启智润心、坚持竞相出彩,并强调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一要多动脑子,大讨论;二要放下架子,学真经;三要伏下身子,真干事;四要搭好梯子,敢创新;五要心系孩子,育新人。王校长还结合当下的热播电视剧《小舍得》谈了他对教育的思考,并对未来学校、未来教育、未来学习、未来课堂等进行讲解和探讨。王校长呼吁大家以此次论坛为契机,锚定2035教育现代化远景目标,聚焦教育综合评价,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以高质量的校长、教师队伍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接下来,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院长、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负责人陈锁明博士和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分别作了题为《以智慧和勇气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学校治理与教学改革》的报告。陈锁明聚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阐述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新时代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如何发挥教育评价的作用促进教育发展。刘可钦介绍了如何应对新时代教育目标、课程实践、教育评价、学习方式的转变,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学习组织形式:班组群。它旨在以组织关系决定创造力,还原学习情境的真实性,资源重组、超越经验,激发办学活力。刘可钦校长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小学分论坛既有教育专家、知名校长的报告,也有来自城市和乡村小学不同层级一线校长的圆桌沙龙。在湖南长沙东方红小学周大战校长的主持下,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第一小学的范维明校长、四川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小学的罗飞校长、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李慧军校长、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的张玉滚校长、信阳市新县列宁小学曹积秉校长围绕“以教育评价,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分享了各自学校关于实施教育评价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和深度思考。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场跨越“黄河”与“长江”教育对话,激励着我们在中原大地共同奏响教育改革的奋进曲。
学前教育分论坛:幼儿园课程建设与质量提升
由河南省学前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秋萍主持的学前教育分论坛暨2021园长论坛,在河南省实验幼儿园举办。论坛的主题为《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与质量提升》,吸引全国各地260余名学前教育专家和幼教人士参加。
聚焦“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对标“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缴润凯,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二级教授侯莉敏,河南省学前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秋萍,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冯晓霞等幼教专家分别作了精彩报告。
侯莉敏在题为《面向适宜可持续发展的幼儿园学习环境建设》的报告中说:“把课上好,首先要有一个适宜、可持续发展的幼儿园学习环境。” 她长期关注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建设,通过一项调查研究,她发现,幼儿园环境设计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户外空间和设施,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还能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能力。因此,幼儿园在开设课程时,应更加注重室外与室内环境的结合。
冯晓霞在报告中重点针对“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谈到幼儿园“游戏课程”的三个发展阶段:“无游戏”阶段,满堂灌式教学,儿童被动学习;“假游戏”阶段,教师疲惫不堪地“创设游戏环境”,幼儿程序化地操作;真游戏阶段,儿童积极主动,创意十足,在自己设计的游戏中快乐学习。
“一张纸再大,也装不下一头牛;一头牛在纸上画得再像,也触摸不到它硬硬的角、软软的毛;一个教室再宽敞,也装不下四季。”论坛上,张秋萍在《童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报告中说,为提升教育质量,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开设了食育课程和耕读教育,让孩子们走到田间地头,认识五谷杂粮,亲近大自然。“我们理解的课程,是幼儿自育、教师教育、家长养育、环境化育的过程。”张秋萍说,学前教育不能功利化,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才是教育的核心。
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分论坛:展示 推广 培育 提升
5月9日上午,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分论坛在郑州黄河迎宾馆牡丹厅举行,论坛主题是“展示 推广 培育 提升”。
上海崇明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项目组负责人方华作题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成果推广》的开场报告,聚焦成果推广的三问、三研、三做,作了精简阐释。
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中立在《郑州市生涯教育区域一体化建构与实践》的报告中指出,郑州市中小学生涯教育一体化建构和实践,是在政策研究、文献梳理、区域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实际问题,历经8年探索而形成的解决方案,立足于郑州市的教育现状和生涯教育的基本特点,生成了“自主发展”的本土化教育理念,构建了学段衔接、主体贯通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区域两翼推进和学校一体落实的实践路径,实现了理念、课程和实施的一体化,小初高学段一体化和学生、教师、家长的一体化等建构。郑州市的探索给与会代表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
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王明平作题为《发展因自主而精彩——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主题活动课程开发与推广应用》的报告。该报告从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成果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主要展示了开发系列课程、设计5C课程保障体系、提出“一核三维”系统协同模型、开辟“三三三”实践新路、践行“一体两翼四段六类”课程等成果。
上海市教委科研室副主任、正高级教师、教育部首届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王月芬和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我国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政策研制者及组织者柳夕浪分别作了题为《单元视角下的作业设计与实施》和《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的报告。王月芬主要从如何理解作业、作业设计与实施现状如何、如何提升单元作业设计质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当前作业设计存在的12个问题及初步解决方案。柳夕浪强调了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要有思想高度、有可检验的方案、有坚实的行动、有学术性加工等重要理念。
这些创新的成果、经验和方案获得了与会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赞誉,反响热烈。大家表示,通过这次论坛,不仅领略、接受了先进的理念,学到了先进的经验,更重要的是经受了一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头脑风暴”,得到了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学到了真经,对以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贯彻“以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现代化目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期两天的首届中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教育名家荟萃,报告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新观点、新思路、新解读、新探索在此交汇碰撞,激起的思想火花引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共鸣,在中原大地掀起了一股热潮。“高质量”“新发展”成了与会代表口中和众多媒体报道中的高频词汇。这真是一场基础教育的盛会,无论是主论坛,还是5个分论坛,场场爆满,甚至出现“一座难求”的景象。代表们热情高涨,早早来到会场“占座”,分外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们也满载着收获的喜悦奔向四面八方,必将催生出新的生机、新的活力、新的发展、新的成就。
至此,中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圆满拉下帷幕。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教育厅
-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 省内高等院校
- 各地教科院所
- 中国教育学会